半期考试的心理调整及对策

眼下,各个学校已经开始陆续进行期中考试,上半年居家学习的效果怎么样?期中考试反映出孩子的哪些问题?

面对孩子的试卷,家长的心情各有不同,孩子成绩好的家长固然心情舒畅,喜笑颜开;孩子成绩差的家长则垂头丧气,为此着急。

其实,无论是对家长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怎样正确看待考试成绩,怎样解读考试成绩,有时候比考试得了多少分更重要。




期中考试结束了,对孩子咱得“上点心”



要说,对自己孩子的学习不上心,估计没有家长会承认,小编这里说的“上心”跟您平时理解的可不太一样,这里的"心”说的是家长要摆正心态,教育孩子拥有平常心、耐心和信心

01


“荣辱不惊”的平常心



每次考完试,不少家长拿着试卷就质问孩子“你看人谁谁回回考第一,回回100分,我怎么这么倒霉生了你这么个孩子?”,类似这种“台词”您肯定不陌生,或许还经常会说,这就是缺乏平常心的一种表现。

平常心,就是既积极主动,要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从容,淡定,不为外界所扰所困。既有争当第一名的积极,也有跑在最后一个的“勇敢”,还要有做观众的淡定

无需攀比,也无需计较。自家的孩子自家爱,把成绩高低看淡一些,把对孩子的爱看重一些,眼光长远一些,就是平常心。有了平常心,家长孩子都可以正确面对成绩,云淡风轻。




02


 “诲人不倦”耐心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很敏感,高一分则喜,低一分则怒,类似“才考了这么点分?你怎么学的?你怎么这么笨?”成为口头禅,每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就会冒出来,过分关注表面分数的得失,而忽略孩子学习过程的监控,不可取。

缺乏长远的目标规划和具体的过程监控,这是有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孩子的学习,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教育的真谛是对人的独特个性的宽容与尊重,所以家长需要学会管理孩子,去理解宽容,并且学会蹲下来,平等地尊重地对待孩子,而不是去管住孩子。家长对孩子的爱一定是耐心忍心和包容心组成的。




03


“胸有成竹”的信心



考试后,有家长给班主任发来短信:自己孩子自己清楚,成绩上不去,拖班级和您的后腿,实在抱歉!短短25字,可以看到家长的无奈无助和痛苦,当然也可以看到这位家长对孩子缺失信心。

在学习过程中,信心支撑学生渡过一道一道难关;同理,信心也支撑家长面对孩子成绩的一道一道难题

心理学家认为,喜悦高兴情绪则是内在信心由不稳定到稳定状态的过渡性表现。所以面对孩子的成绩,家长得做好心理准备,百折不挠!信心,信心,信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没有信心,何谈成绩!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他们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他们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勋章。每个孩子都在犯错的不断跌撞中体味到生命的况味,寻找到生命的方向。所以家长对孩子要建立起足够的信心。

清华附中上地学校李云老师曾在一篇文章中提醒家长“请和孩子在一起打败问题”,他说:




真正的竞争不是为了个人面子,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为了成就自己。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一下,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个方法,我有一个方法,我们交换一下,我们就各自有两个方法。


这个时候,我们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对比,去反思,别人怎么做的,我怎么做的。我有什么优势值得别人学习,别人身上又有哪些闪光点是值得我学习的。这样,才能成就我们自我的不断成长之路。


考试除了考孩子对知识的掌握,考察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对人心理素质的考验。知识只是载体,只是手段,永远不会是目的。那些能渗透到孩子血液里的东西,孩子整个过程中的心理的历程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


考得好的孩子,让他知道是因为平时哪些方面做到位了,他就不会骄傲,这些方面他会继续保持。考的不好的孩子,你更要鼓励他,让他看到希望,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