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生购买、使用手机现象越来越普遍,部分学校甚至专门制定了限制学生使用手机的规定,社会各界人士也对此发表了相关看法。 

  兰州高一学生李聂告诉记者,自己是从2006年7月开始使用手机的,除了和父母联系,他还经常从网上下载有意思的短信,发送给最要好的同学,“当然也能很快收到回复”。 

  据李聂介绍,自己班上的45个学生中,20多人有手机,“剩下没有手机的那些同学也很想买”。李聂说,虽然老师说过不提倡学生带手机进校,但仍有不少学生“违规”,寄宿的学生拿手机的更多,比例甚至高达70%。 

  然而,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烦恼”。自习课上有人接听电话或打电话闲聊,有的游戏功能强大的手机还成为某些学生课上课下爱不释手的“玩具”。 

  最令学校头疼的是,学生手机作用的“异化”还给德育工作出了一道“难题”。手机短信让学生的小动作“现代化”了,上课时代替了交头接耳,考试时代替了“传纸条”。一些黄色信息借助手机短信流入校园,未成年人手机里存在不健康短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对此,教育界采取了相应措施进行限制。不久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京城名校纷纷做出口头和书面要求:不提倡中学生进校带手机。此举立刻波及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大多数中、小学都明确做出了不允许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的规定。 

  心理学专家对此也发表了看法。上海市教科院德育咨询研究中心主任谢诒范教授公开在网上表示,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其用户低龄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其实是进一步暴露了学校德育的“老问题”。一纸禁令只能在表面上掩盖问题,要合理引导,最根本的是要整体提升学校德育水平,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的心态使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