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路在何方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德育在人们的意识中已经逐步淡化,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现象已经是不言自明的事实。这是导致德育失衡的诱因之一。近年来,重视和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热点,我国学校德育也面临困境。

     从学校教育的内部环境看,德育的地位显然是不稳定的,近年来更有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五育以德为首是理想,教育以智为先是现实”。比如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一向遵守“形式上德、智、体三育为主,实质上智育为先”的原则;又如对好学生的界定,名义上是品学兼优,实质上也是学识先于品行。而在升学标准上,则一直以学科成绩为最重要甚至绝对的参照,升学率成为学校无形的压力。教育价值观仅体现为“望子成龙”的目标而忽视精神面貌和道德情操的培养,这就是我国青少年在智力水平方面表现出极大优势,而在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出现太多问题的根源所在。

     另外,重智轻德从以下方面也有所反映:学校智育有一套比较稳定的制度、要求、方法和内容体系,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比较完整的检查和考核规则,但德育似乎没有。因此,智育理所当然成为学校教育的硬任务,而德育无论在学生、教师还是家长看来都是软任务。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在这种倾向,的引导下,学校强调的是德育为智育服务,削弱了德育自身的系统性,重视的只是对智育起直接作用的德育教育,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影响,缺乏有力的应变能力,有时甚至束手无策。

     应该说,我国学校德育有许多方面值得认真反思,比如传统的德育目标过高,忽视德育的层次性和现实性,致使有的学生连文明也不懂:比如德育内容过空,重视政治观点和政治理论教育,轻视道德素质、基础文明教育,忽视心理训练、生活指导和能力培养;再比如德育方法过旧和简单化,离现实生活太远,单向的灌输法,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选择的意向,“净化法”则把学生隔离起来加以保护,表现为学校自我封闭,人为制造“防护林带”,忽视学生的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培养。

     上述因素都是造成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除此之外,社会大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冲击也不容忽视。社会转型时期,诸多领域都呈现出不同的无序状态。在观念领域,人们的思想还来不及以健康的价值观念武装便被经济大潮冲进了利益市场,人们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却在下降,群体观念逐渐淡化。一些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扭曲、虚化。这些都会直接作用于教育,影响学生的成长。

      另外,更加令人忧虑的是,今天的学生和过去相比,眼界更开阔,知识更丰富,思想更敏捷,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更高。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精神处于饥渴状态。从广播影视来看,目前全国的电台、电视台开办了数千套文艺节目,每周播出几万小时,而少儿节目却少得可怜,有的省台每天只有5分钟的少儿节目,许多城市台干脆没有少儿节目。我国电视剧的年生产量超过6千部,儿童剧却屈指可数,适合儿童观看的电影、电视极其匮乏。同时,适合孩子们吟唱的儿童歌曲、童谣也非常贫乏。近年来,供孩子们阅读的儿童读物逐渐多起来,但整体质量却令人担忧,优秀的内容资源与出版物数量严重不对称,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出版,最终能提供给孩子们的丰富优质的读物也非常有限。

    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有义务把道德重建作为一种理想。

2008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