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和新课堂教学模式模型

三级新课堂教学模式模型

一、 提出背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培养的是面向世界、面向

来的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如何构建一种和谐、宽松、愉悦、充满生机与活力、富含智慧与创造的课堂,通过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在一个和而有序、而好进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一直是我们不断追求的课堂教育愿景。

和盛中学位于温江区北部城镇-和盛镇,地处国家级生态示

范区核心区域,创办于1928年,2008年“5.12”地震后由区政府出资4500多万,中国红十字会助资540万,新建了现在的“温江区和盛中学校”。在近百年和谐奋进的发展历程中学校拥有了一个现代舒适的校园环境,拥有了一支和谐上进的教师团队,拥有了一群勤奋上进的学生,积淀了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2013年来,我们不断的思考实践着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育人品质:通过“211”教研模式和“三互式”“希望杯”课堂大赛初步构建了“心相印”的教师团队;通过“提升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策略研究”,初步形成了“心连心”的师生关系,教育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随着国家、省、市、区的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的颁布实施,成都市提出了教育要充分国际化、全面现代化、高位均衡化,温江区提出了“建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现在成都市加快实施标准化学校提升工程,温江教育在“一校一品指引下大步向前之际,学校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高位求进,教师的素质如何与现代化的学校相匹配,让中学的发展符合教育的规律和时代的要求,是摆在每一个和中教育人面前亟待回答的问题。由于诸多主客观原因和条件局限,致使和盛中学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课堂文化规划和建设,虽也陆续做了一些教育教学研究,但整体上主题不明确,内涵不深刻,特色不鲜明,结构不完整。总而言之,没有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科学理论,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规划、专业创意,致使学校课堂精神文化欠灵魂,行为文化欠特色,环境文化欠艺术,教育品质不足。

随着学校“和实生物  盛德日新”教育文化主题确立,

“和新教育”的特色化追求和教风的本质内涵,打造三个层次课堂文化体系-三级和新”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为“宽容协作求和谐、善思巧为求创新、积极进取求发展”的现代公民。

概念界定

(一)三级

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初中,学科多、要求高、难度大,需要一个适应期和规范期,主要以和顺”为内涵和要求构建初级课堂-“和顺”课堂,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易冲动、厌学,从而放弃学业,主要和乐”为内涵和要求构建中级课堂-“和”课堂,九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的知识、技能和学科素养,一定的开拓意识,和新”为内涵和要求构建高级课堂-“和”课堂。根据教师差异性,年级内部也分为和顺和乐”、“和新三级课堂。 

(二)和、顺、乐、创

和:尊重、理解包容平等合作融洽、和谐,核心标准是和气合作、协同共进;

规范、秩序、素养其核心标准是和谐顺畅、有序规范;

入情、入境、愉悦、快乐其核心标准是栩栩如生、寓教于乐;

改进、优化、革新、创造、创新其核心标准是和风化雨、日新致美。

(三)三级”和新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年级和教师教学水平分纵向三级和横向三级,相互融合贯通。通过三级和新”的建设,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以生为本,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用多种手段和策略组织、主导引领学生在一个有序、愉悦充满生机与活力、富含智慧与火花的课堂中自主发展,减轻师生负担,寓教于乐、互助创新、协作共进。

基本框架

(一)理论基础

“三级和新课堂教学模式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从人本主义出发,先让学生“自助独立学习学生要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递的,而是在从意义上被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前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学习的能力。同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互助式学习,以4人小组或5人小组为基本形式,将学习问题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思维能力和动作技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包容能力,以及为生生,师生之间构建和谐关系,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这种模式下的教育,不倡导了和谐教育的理念,也树立协同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程序——“三助一创

“三助一创”改变教学过程中“先讲后练”的方式为“先练后讲”。即在教学中,不是先由教师讲,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先尝试练习,发现问题;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讨论,在学生经过自我尝试,出现疑问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其基本程序为出示学案、自学课本、尝试练习的自助式学习,接下来是学生讨论探究的互助式学习,然后是教师讲解、点拨、纠偏、点评、总结、释难的点拨式学习,最后运用新知创新性地解决现实问题。其课堂结构一般包括四个环节:

1.自

(1)概念:

自助是自学辅助式学习法的简称,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辅助式学习模式。自助分为课外自助和课内自助部分。

(2)使用范围

3)如何操作(时间流程、策略)——课外自助

课外自助 

 时间安排:

最好前一天晚上自学第二天要上的新课或者是利用课堂上自习课。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就少自学一些时间。应选择那些自己学起来吃力,又轮到讲新课的科目进行重点自学,其它的科目大致翻翻即可。某些学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预习下一周要讲的课程,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

明确任务:教师首先分发自助学案。学案的内容包括: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提纲、学习反馈。学生拿到学案后,一要明确本节课的自学内容或范围;二要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教材后根据学案进行练习;三是明确自学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

 “课外自助”分为四步:第一步是巩固复习旧概念,查清理解新概念,查不清、理解不透的记下来。二步是初步理解新课的这部分基本内容是什么?思路如何?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向前跨进了多远?三步是找出书中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第四步是把本课后面的练习尝试性地做一做,不会做可以再预习,也可记下来,等教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即:

第一步:巩固复习(5分钟)

第二步:理解新课(15分钟)

第三步:标注难点(2分钟)

第四步:学案练习(10分钟)

2.互助

(1) 概念: 互助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目标。互助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一种多向交流的课堂学习气氛,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生的自我质疑,自我钻研的能力增强,达到提高学生自我领悟,自我概括,自我发展的目的。

(2)互助学习的分组方式:

根据同组,异组同质分组方式我们把全班学生根据成绩表高到低进行四等分五等分,将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选为组长,然后由组长按照性别比例、学习水准、守纪情况等自行挑选组员,每组4人5人。为了便于精细化管理,组长选择一个两个副组长协助将工作细化

座位安排教师授课时按传统方式就坐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互助学习时,可方形长方形围坐。每周全组转圈轮换

小组人员分工及分工标准: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不同进行不同的分工。组长管理全组的纪律组织活动,评改作业;副组长收交作业安排卫生记录打分学困生为中心发言人。各尽所能,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好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小组选择分制管理制度,每组轮流当评委

互助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是全班小组互助学习的组织者和掌控者;是组内研讨的参与者;是小组研讨的引导者。

3)如何操作(时间流程、策略)

“互助”环节以“生生互动的方式解决自助式学习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里的互助”一般包括三种形式,即预习交流、分组合作和互助提升:

(1)预习交流(1—2分钟):主要是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此来巩固解决问题所运用到的知识点,为学生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扫清知识上的障碍。基本知识巩固之后,教师据此说出本节课的目标和重难点,展示课上的目标除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之外,更侧重的是规律和方法的总结,以让学生形成技能和技巧。

(2)分组合作(6~8分钟):教师给学生介绍课堂所要学习的内容后,全班学生讨论学习内容并拟定出一套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来。组长负责再将任务分给组员。

平均分配原则:每个学习小组选一个命题,并把这一个大命题划分为若干个分支问题分配给小组内的每个成员。每个成员负责研究自己的问题,将研究结果写成报告。组长把每个成员的报告汇总起来,形成总报告,再与全班同学共享他们的研究成果。每个小组陈述自己的研究结果之后,给出时间让全班进行讨论。班级评价可使该小组获得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以便纠正自己的观点。

差异分配原则:中下游学生讲解、分析,优生点评、拓展,学会把握题目,分析重难点(题目涉及的知识点等)。

在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各组任务尽可能均衡,每个小组分配任务的多少应根据题目的难易来确定。(明确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有时间限制,学生就会有紧张感,行动起来会迅速一些。在课堂中经常采取评比方式,根据各组同学完成任务的快和慢,问题回答的完整性对各小组进行排序,并加相应的3分,2分,1分。)

3)互助提升(20分钟):通过分组互助对问题的再交流,学生对本组的问题进一步地理清思路,加深了理解。过程是,一般是从一组开始,到六组顺次展示,也可以从六组开始,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等生或优等生评价。说出此题所运用到的知识点、解题关键点、易错点、总结的规律。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其他同学或教师给予解答等。(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增强学生展示的积极性、主动性及精彩性,教师们通常采取各种评比方式,比如小组内参与人数的一人次1分。最后,根据各小组的得分进行排序,教师及时进行点评、表扬或鼓励)

此环节是让学生根据在前面的探索中得出的疑问或结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商量,互相启发,获得更加全面的理解;然后师生共同做出结论或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

3.求助

(1)概念:求助是当学生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时,向同学教师、网络求助。

(2)使用范围

3)如何操作(时间流程、策略)

通过讨论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一组长求助;二是向老师求助;(这时教师要予以重点讲解、点拨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三是通过网络微视频求助。

4.一创:

“运用拓展”。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本环节要求师生围绕学习目标,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归纳本节知识。其操作方法是:

(1)让学生围绕本节所学知识编拟一些基础题和拓展性习题,教师通过巡视,选择有价值的展示给全体学生练习使用。

(2)教师编拟一些基础性试题,作为本节教学任务的基本任务,要求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基础性习题解决以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的习题,让中等生展示、优等生评价。         (3)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质疑,勇敢向课本、教师以及其它权威挑战,让不同层次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再次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并且引导学生自己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走出教材,超出教材”,这是一个深化和拓展知识的过程,是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机。

(三)教学原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认知水平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让学生通过助、互助、求助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发挥生生、组生、组组、师生之间的优弱合作,互补共赢,相互点评、指正、借鉴、补充、心灵碰撞、人格感染、智慧启迪发展其探索创新的能力使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学生的认识规律相结合

(四)辅助系统

需要一定的学习设备和相关资料,给学生自提供有力的支持。

(五)教学效果

优点: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民主与合作的精神。缺点:一般只能在小班进行,需要较好的教学支持系统教学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需要教师非常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进行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不同学生进行讲解和教学。

(六)实施建议

选择难度适时学生并且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有很高的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教师要以引导为主切不可轻易告知学生结果。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三会”——会倾听、会质疑、会组织。

教学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以完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时目标为核心标准;

2.以学生为本,在有序的活动中学习新知,在过程中培养能力,在互助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知识为本,能力为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运用多种学习手段、策略和方法,活动中学习,智慧交融中进步,寓学于乐,于学习于无形,潜移默化地健康成长。

评价量表

和盛中学校三级“和新”课堂课题研究课例展示评价表

学 校

 

班级

 

学科

 

执教者

 

课 题

 

时间

   年  月  节

评价   项目

评价       要点

具体指标

分值

得分

小计

学 习  目 标   (15分)

针对性

契合课程标准、教材意图和学生认知水平

5

 

 

实效性

强调知识过手,突出学生能力

5

 

长远性

注重学习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5

 

学习  内容   (15分)

逻辑性

面向全体,容量适度,难度适宜,具有层次性,内容呈现形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重难点突出

5

 

 

深入度

深挖教材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5

 

延展度

教学内容适当延伸,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5

 

学习  过程  (50分)

和谐

有合作学习小组,分工明确,协作提高;

5

 

 

相互尊重、平等、和睦、融洽

5

 

和顺

课前准备充分,课中学习体现“三助一创

10

 

和乐

相互支持帮助与激励,学习展示积极,成功感;

10

 

和创

有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

8

 

能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7

 

和新

知识清晰,能力提高,理解深刻,热情度高;

5

 

学生  素养  (20分)

综合   素养

衣着整洁,工具整齐,地面清洁,坐姿端正,举止文明;

5

 

 

会倾听,会合作,会分析,会表达;

7

能运用学科思想和方法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

8

 

一句话建议

 

总分

 

一句话点评

 

评估人:

年       月      日